2024年3月19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消费时代的视觉效率》

发布时间:2017-03-06  作者:孙京涛  来源:中国摄影报

具有意义指向性和目的指向性的创意摄影为我们观察中国的摄影生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是“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的另一个贡献。

信息时代一个无从解决的矛盾是,我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因此我们的信息接收频率和速率原来越快。信息生产者或提供者不断绞尽脑汁尝试利用各种手段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具体到图像而言,变化最大的未必是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术,而是传播,或者说,是传播效率倒逼了传播模式、图像整合、图像生产和生成技术的变革。

简而言之,视觉效率可以归结为三个要点:意义集中、手段简捷、消费方向明确。

这三个特点在广告摄影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比如本届参评作品中的一个玉石广告,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其视觉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它用简洁的视觉形象传达了玉石本身的天生丽质,从而激发消费者试图拥有它的强烈欲望。

在新闻摄影领域,视觉效率提升的一个显著案例是“荷赛”对组照的要求——去年是8张,今年改回了10张——这没有根本的区别,用8-10张照片讲清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传情达意兼带展示摄影师的视觉个性,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去年在参与腾讯优秀的摄影记者吴家翔“赴美生子”的编辑过程中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它应该是在进一步强调专业摄影记者的专业性——专业才能深刻——这才是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摄影记者赖以生存并赢得尊重的法宝。这个“专业性”大致从三个方面体现:

1.理解题材的深度。理解事物是从拒斥它的表象开始的。对任何题材都不能像普通公众一样泛泛而谈,摄影记者必须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语境下,突破表象,对题材进行更为深刻和独到的思考,找准肯綮,才能为后面的精准拍摄和编辑提供可能。中国人到美国去生孩子,以此取得美国国籍,它不是个简单的生育问题,而是对生存价值进行的一场重新判断。摄影师从这个高度切题,才不至于把照片拍成生育过程的流水账。比如,一位美国女士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几个中国孕妇走过的瞬间,一定比单纯反映几个孕妇从街头经过的照片更有说服力——这些中国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美国生孩子?这个才是有力量的疑问。

2.尽可能加大单张照片的视觉容量。这要求摄影师在对题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更有助于丰富选题内容、更具有隐喻性、更有评论性和视觉叠加性的瞬间按下快门。比如8张中唯一的竖画面照片:为孩子登记出生证明(大概是这样),注意爸爸、妈妈和后面那个老外的关注点和表情,你能从中读出远远超出“登记出生”的更丰富的信息。

3.图片编辑不仅仅是图片故事叙事逻辑的梳理者,而且是故事价值的评价者。图片编辑应该在一个大的逻辑框架下,选择意义振幅尽可能大的图片来结构故事,同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内在评价性的照片,把立场态度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是移动互联给编辑突出的新挑战:一方面,你得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这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你又得让读者在了解了“什么意思”之后,有更多的解读和思考空间。这听上去充满矛盾的要求恰恰是衡量当代图片编辑专业性的标尺。

自从图片被移植到新闻传播领域讲述故事以来,提高传播效率这个趋势一直在发生。我国都市类媒体兴盛时期,有些媒体提出了“五步三秒”的要求,事实是,早些年美国同行要求一张照片必须在0.75秒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而后来的研究证明读者浏览一张照片的时间不足0.71秒,我相信,随着读者视觉教养、视觉理解力和视觉接受力的不断提升,这个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

《生活》杂志的黄金时期,一个图片故事允许用二十几张三十几张照片来组织,但是到今天,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流量成本都要求我们尽量简约,图片故事日渐转型,更多具有了图片评论的属性。

作为意义指向性和实用性更强的创意类摄影,我相信它们比新闻摄影走得更远。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第一个要点是开放式学习。比如高校的大学生们缺的是社会经验,由此造成了他们的知识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断裂,弥补这种缺陷的解决方案早有先例:远者如包豪斯学院,邀请社会上的一些大师担任导师,近者如台湾的一些大学,聘请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作为驻校艺术家,与学生们近距离互动。一句话:让一线的能人进入课堂,手把手教学,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要点是改变学习方法。类似创意摄影这种实用性摄影的最佳学习方法是learning by doing,在实战中学习,而不是纸上谈兵。

第三个要点是从本土文化汲取营养。本土文化是影像消费和读解的根本语境,忽视了这一点,摄影创作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实质上直接影响了摄影从业者对我们文化特征的判断,倒是西方人看得更清楚,比方德国汉学家雷德侯先生,他认为中国人更善于形象思维,并且在讲求效率的模块化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并赋予当代意义,这是艺术创作的捷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