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民俗摄影二三议》

发布时间:2019-11-15  作者:安永灿

谈及民俗摄影,首先必须将“民俗”这个概念弄清楚。“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概论》钟敬文)。那么,民俗摄影也就是“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中某个地方或族群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民俗(习俗)文化事象的摄影呈现。”

杜绝民俗“伪装”

民俗文化也可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摄影要用摄影作为手段去观照民俗文化事项,并用影像来呈现。这就要求摄影者要对民俗文化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至少要对某一民俗事象(需要拍摄的)做深入的了解。民俗文化在当下的现状及变异是什么样子,改革开放以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尤其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冲击,非遗保护下的一些传统文化到底是怎么一个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些千百年来延续的民间传统生活和民俗文化快速变异或消失,在短视的经济利益诱惑和驱动下,伪民俗泛滥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重视和了解。毋庸置疑,要做好民俗摄影,对这些问题也应当是必须关心和研究的。

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内容、风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普通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而民俗摄影对民俗文化的获取和传播就应当对传统的原生形态即根植于多少个世纪或千百年的本土或本民族的,体现了广大民众的认识与思想要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予观照,要特别重视它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传统的民俗文化发生变迁、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我们务必要警惕那些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伪民俗和进行商演的“舞台民俗”。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在这古老而又神奇的窑洞式民居分布区域内散布着许多文化遗址。作为黄土高原优秀的民居,其文化意义绝非一般。西起甘肃陇东,经陕西渭北、山西晋南、河南豫西一线特殊的自然环境里,先民们自古便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居住建造习俗。可是近十多年来却遭受了毁灭性的遗弃,个别地域相对还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的地坑院。而有些地方不去保护既有的原生地坑院民居,反而是大动干戈地挖大坑,浇灌混凝土窑洞,再复土掩盖成为伪地坑院。可我们的摄影人有几个认认真真地去,哪怕是抢救性地将原生地坑院拍摄一下呢?反而是对那些打造的不伦不类的旅游景点的假地坑院情有独钟。

陕西关中自唐至今的古老遗风——狗撵兔,历经千百年的延宕而不绝,这与当地民风慓悍、喜争好战及人文与自然环境不无关系,自然有其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是否值得摄影人去关注呢?

深入与深度

仅有一腔热血和激情而无认真的摸底调研,对其拍摄民俗事象的历史延革、文化渊源等不求甚解,这还真不是一个用心与不用心的简单事。拍摄任何民俗文化事象都应当是调研在先、文案在前,心中有数,对所拍摄的事象若无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是不可能圆满完成拍摄的。

能不能真正做到不离土、不离乡、不离人、不离情,拍摄者的用心与态度是否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导演摆布、杜撰剧情、邀人演出、张冠李戴,只求获奖或发表在圈内已不是一般现象,业界早在多年前就这些现象进行过讨论和批评。时下,这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殊不知,民俗文化事象一旦脱离了它产生的真实人文语境,其优秀性将不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传承。陕西的“华县皮影”绝对称得上是民间民俗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很多摄影人关注的题材。陕西摄影家张韬用20年时间固守本土,将一个民俗文化题材用近16万文字和700余幅图像,打造了一本《华县皮影档案》。由“华州皮影春秋”“艺人列传”“华州皮影戏”3大版块构成,大的方面从皮影产生的历史及变革发展、艺人酸甜苦辣故事、古谱曲牌影印件,小的方面从演出道具及皮影刻制工具等细节,用生动的文字及准确的摄影语言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描述与真实的呈现。把民间艺术所经历的平凡岁月的沧桑厚实而鲜活的生命感,以及朴素中深藏与饱含的那份不同寻常的高贵与华美的特别意义进行了深邃的诠释。

评论家李媚这样评价:“这些年,有许多的摄影者曾经对保留民间记忆投入过精力,但大多流于空泛或者半途而废。像张韬这样扎实的工作实在难得。这本书最有魅力的是那些大量流失在岁月中的细节,没有细节的历史,很难真正具有生命。保留民间,重要的也是保留民间的细节,保留民间的个体,保留充满了民间的一时一事。”

呈现方式

用摄影作为手段去拍摄民俗文化事象,其呈现什么样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项目选定之后,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定格与描述,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所要拍摄的具体民俗事象必须了解其产生的成因与环境,了解其与民众的关系,了解其内部与外貌特征。尽可能用简练、准确、生动与全面的影像语言去呈现,其图像的模样也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

民俗摄影所拍题材一定是文化渊源流长,影响面大,是一个地域、地方或族群约定俗成、共同遵守并实施和传承的优秀种类。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事象种类繁多,它包括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婚丧嫁娶、起居饮食、节庆吉日、祭祀天地、宗教信仰、神话故事、民间文艺技艺和工匠手艺等。

民俗摄影作品的展现,不应将再现民俗活动和展示摄影成就作为唯一目的。更高层次是应当在学术层面上体现民俗文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其展呈应做到图像、文字甚至包括实物并列,尽可能将作品中要表达的民俗文化的要义、思想传达给受众,给观看者提供启发、触动与影响,进而生成思想与观念。一个优秀的民俗摄影展一定会满足人们深入了解生活本质、地域民俗真相和历史的朴素愿望。业界当然不乏优秀成功的范例,《中国关中社火》是摄影家孙晋强耗时数年完成的一个项目。关中社火作为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摄影人对它的关注由来已久,近些年更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者对社火这一民俗事象进行近乎疯狂的扫荡式拍摄,但其呈现出的作品大多是浮光掠影的表面热闹。孙晋强拍摄的《中国关中社火》项目的成果是一册厚重的大书(分为游演、脸谱、扮相三册),社火游演选图300余幅,整理出120幅(个)古典戏剧、神话传说等人物脸谱及120余幅扮相,并配有文字图说,凡脸谱及扮相均有历史故事出处。社火游演的图像采集更是集中于社火产生之地的人文历史环境中,包括化妆、装扮身子都在村巷老乡家中,其语境更是自然和谐。书中用了6万多文字详尽挖掘整理了这一民俗事象的历史、成因、延革、变化和特点,将这方土地上古老的民俗文化、人与天地、人神关系淋漓尽致地和盘呈现。“民国以降,是中国传统变化最快的一百年,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在此消失了大半,因此我们开始懂得了珍惜。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一天天地减少,忽然有一天回顾茫然,我们才知道文化依然可以逐渐消亡,你不关心它,它就会离你远去。社火也是这样,百年来一天天地暗淡了,幸亏我们中间还有这样的有识之士,利用最新的记录手段,将瞬间定格于永恒,将消失保留在面前。”这是学者马未都为孙晋强的《中国关中社火》一书所作序中的一段话,我想这些话对于喜欢民俗摄影的同道一定有用。

民俗摄影在抢救、记录和整理民俗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担当着历史的重任。我国幅源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事象丰富繁多,梳理拍摄及文献文本的编纂与传播是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有效手段。客观真实的影像纪实,能够真实地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彰显百姓作为民俗文化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说到底,民俗摄影真正做到直观记录原生形态的民俗文化,关注现实生活中民俗文化事象的深刻性与传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摄影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