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报图片征集快速通道直达『诠摄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通过『诠摄汇』官方网站及『诠摄汇』官方微信发布近期版面图片征集主题;
只要注册『诠摄汇』即可通过“嘚瑟一下”一键上传,向版面编辑精确输送图片。
2017年4月21日,共有14幅以“低头族”为主题的作品通过公开征集在中国摄影报4版“家园”刊登。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佳作吧!
秋收时节 谭成发 摄
▇ 主席点评
孙伟庆(山东省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点评:金黄时节,硕果累累,五谷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弯腰驼背,手持镰刀,忙碌的身影代表着传统的生活劳作;而两个小朋友则饶有兴趣地沉浸在手机的乐趣之中。整个画面色调温馨,构图简练,对比和呼应关系作用得当。呈现出当下社会发展变化中的一成不变和瞬息万变的矛盾碰撞。
▇ 下列图片点评人:程铁良
紫荆花的梦想 麦志强 摄
点评:画面中的趣味点在于人物的表情,快乐事件中的关键点是用手机拍照的瞬间。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瞬间,内容表达明确无误,形式感有待强化。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度有待商榷。
被手机绑架的聚会 刘进宏 摄
点评:从题目看,作者的主张明显带有评价意味。其实,面对残羹剩饭,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了,手机生活拓展了人们的交流空间,此时的朋友,谁能说在一起多待一些时间不重要呢?不愿分离的期待和交流空间的拓展造就了这样的生活场景。选择高角度俯拍有道理,值得肯定。
水中秀 崔宪伟 摄
点评:尽管这个情节挺奇葩的,但展现的比较真实。人物的表情略显欠缺,对手机内容的反映表现得不够充分,但能够发现这个独特的手机控在水中依然依赖,可见作者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画面略显单调,如果结构进去一个呼应的元素会更好。
见证 戴明刚 摄
点评:爱情的魅力在于感情的交融。这是一个人情味瞬间的表达,现场光运用较为自然,一对情侣的爱情表达浪漫而又诗意,尽管用手机拍摄在画面中有所体现,但不够夸张和戏剧。表现情侣的爱情情节瞬间还有可提升之处。
城市“低头族” 冯少华 摄
点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低头族队伍越来越庞大,在路上、在公交车上,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作者在街头抓拍到了这个瞬间,母亲全然不顾孩子,依然玩着手机,让人后怕。画面构图简单,主体较为突出,人物神态自然。
手机优先 黄扬 摄
点评:这是现实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个场景,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生活体验。手机为生活分享提供了便利,面对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记录和分享。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既能感受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能感受到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满足。
各有所玩 桑文宏 摄
点评:色彩表达很有特点,俯拍的角度也很合理,只是人物和动作共同构成的情节不典型,趣味性还不够。如果多等待一会儿,人物和手机在画面中的展示更具戏剧性才好。
海之恋 康爱杰 摄
点评:手机生活的内容表达能够被观众理解,只是画面瞬间不够典型。有些手机被遮挡,不能尽显人们玩手机的趣味性瞬间。作者的用意我们能感受到,只是表现形式和瞬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新家书 林军 摄
点评:分享快乐的一个瞬间。手机生活将家庭书信往来变成即时通信,在部队生活中,家书被看得非常重,因为家书能打破枯燥,带给军人温暖的家庭信息。应该说,作者的立意是不错的,只可惜表现形式让照片失去了活力。
4G时代 夏锡平 摄
点评:这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摄影者思考的瞬间。通过拍摄角度的变化和低头族的各种动作,有趣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同处一个空间的交流尴尬。当人们沉浸在手机交往和阅读空间的时候,似乎已经不太在意面对面的交流了。手机屏所发出的蓝光预示着同一空间的交流冷漠,灰灰的调子让人际间面对面的交往失去了应有的色彩。
各看各的 潘平 摄
点评:这张照片形式感比较强,通过观察发现了人们打发空闲时间的新方法——看手机。画面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等等,等到一个节奏感更强,更富戏剧性情节出现的时候再按快门。
地铁一景 胡冰涛 摄
点评:对称式构图展示的手机生活别有意味。普及的手机让人们更多地利用了乘车的空闲时间,低头族几乎都被手机绑架了。这一景观道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值得肯定。如果能调整角度,拍出更富节奏感的画面可能会更好。
拂晓 由振乾 摄
点评:手机的普及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日出的人们更愿意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尤其是手机屏发出的光构成画面的趣味点。不过画面显得有些松散,还有裁剪空间。如果能将人处理成剪影,突出表现手机似乎会更好看。
点击查看
关于『诠摄汇』的种种,点点看吧
▼
投稿邮箱:quanshehui@chinaphotopress.com
电话:010-65288383-812
QQ:3209502878